原標題:iPhone 11 Pro 一秒生成3D全息圖 MIT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雷鋒網(wǎng)
幾個月前,顯示屏霸主三星聯(lián)合首爾大學,設計出了一款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只要按方向鍵,屏幕上的海龜馬上就朝特定方向游起來了。三星表達,這款顯示屏可以從多個角度提供高辨別率的、真實度極高的 3D 視頻,有朝一日還會集成得益機。
本認為這差不多夠硬核了,沒想到的是,在索尼爸爸的支(資)持下,MIT 的一組研究人員宣稱差不多用手機生成了 3D 全息圖!
想要對一張圖片上的任意物體進行對焦,只需短短幾毫秒。
2021 年 3 月 10 日,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 Nature,題為 Towards real-time photorealistic 3D holography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使用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實現(xiàn)逼確實實時三維全息)。
何謂“全息”?
第一來了解一下所謂的“全息”。
實質(zhì)上,全息投影是一種 3D 技術,英文名稱為 Holographic Projection,其中 holo 源于希臘語,意為“完全的信息”。
“完全的信息”要傳遞,需要下面這兩步:
其原理可以這樣簡單明白:全息圖的每個像素上散射了光波,這些光波相互作用,就能産生一種深度上的錯覺,呈現(xiàn)出一種立體感。
基于此,全息投影又稱虛擬成像。
正如 IEEE Spectrum 所說: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觀看 3D 全息圖像時不也許覺得眼睛勞累,這與傳統(tǒng)的 3D 顯示(使用 2D 圖像產(chǎn)生深度錯覺)不同。
彩色 3D 全息圖實時生成
即使三星已經(jīng)設計出了全息顯示屏,使得全息投影技術在硬件上有了重要突破,但不可否認,要在電子設備上顯示全息數(shù)據(jù),仍是一項重大挑戰(zhàn)。
IEEE Spectrum 表達,每個全息圖都意味著編碼大批的數(shù)據(jù),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深度錯覺。因此,生成全息視頻通常需要一臺超算的算力。
此前就有科研團隊嘗試過一些解決策略,希望減少所需的計算量,例如用簡單的查找表取代複雜的物理模擬——然而,這往往以犧牲圖像質(zhì)量爲代價。
而 MIT 的思路則是設計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
的確來講,他們打造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 CGH(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phy,計算機生成全息術,可通過對衍射和干涉的數(shù)值模擬實現(xiàn)高空間角度辨別率的三維投影)管道,該管道能夠從單一 RGB(注:工業(yè)界的一種顏色標準,通過對紅(R)、綠(G)、藍(B)三色通道的變化及其相互間的疊加來獲得形形色色的顏色)深度圖像實時合成逼確實彩色 3D 全息圖。
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系列可訓練的張量來模擬人類處置視覺信息的過程,建立了一個包含著 4000 對(每一對基本上一張 RGB 深度照片及其對應的 3D 全息圖,如下圖所示)計算機生成圖像的數(shù)據(jù)庫。
最后,研究團隊做到了在短短幾毫秒內(nèi)就能創(chuàng)建出無斑點、自然、高辨別率的 3D 全息圖。
據(jù)了解,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內(nèi)存不到 620 KB,能保證單個消費級圖形處置單元均勻每秒生成 60 幅辨別率 1920 × 1080 的全息圖。
使用低功耗的人工智能加速芯片,該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能在移動設備和疆界設備(在谷歌 edge TPU 上每秒生成 2 張全息圖)上交互運行。
MIT 的方法究竟有何重要意義,事實上可以通過下面那個比喻來明白:
計算機生成全息圖的過程就像是在切蛋糕。
使用查找表生成全息圖,就像是在切蛋糕之前標記每塊蛋糕的疆界一樣。使用物理模擬來計算空間中每個點的外觀,類似于用 8 次精確切割切出 8 塊蛋糕。盡管通過省掉計算切割位置的步驟可以省一些時間,但這依然是個耗時的大工程。而 MIT 使用深度學習,實質(zhì)上實現(xiàn)了用 3 次精確切割就將蛋糕切成 8 塊。
未來,研究團隊或許還將增加眼動追蹤技術加快系統(tǒng)運行速度,這項成果后續(xù)也將在 VR、AR 耳機等土地中獲得應用。
關于作者
該論文來自 MIT 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 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通訊作者為 Liang Shi 和 Wojciech Matusik。
雷鋒網(wǎng)注重到,Wojciech Matusik 為 MIT CSAIL & 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傳授。
Wojciech Matusik 傳授要緊研究土地為計算機圖形學、計算設計和制造。他于 1997 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EECS(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于 2001 年獲 MIT EECS 碩士學位,于 2013 年獲 MIT 計算機圖形學博士學位。
關于上述研究,Wojciech Matusik 傳授表達:
另外論文一作為 Liang Shi(史亮)。
他是由 Wojciech Matusik 傳授指導的一名在讀博士生,2014 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光電子工程學士學位,2016 年于斯坦福大學獲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要緊研究土地包括 VR/AR、計算攝影/顯示/制作、機器學習和計算機圖形學。